齐齐哈尔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两种微距摄影的影调营造方式,使用布光与 [复制链接]

1#
内蒙古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1008/h5hho8b.html

在微距摄影中,有一个步骤是很重要的,就是影调的制造方法,在不同环境和不同被摄物体之间,如何选择高、低不同的影调,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关键点,那么来看看是如何对它们进行选择的吧

在微距的照片中往往会发现两种不同类型的照片风格,一种是背景比较明亮的,影调比较轻快的,类似于人像摄影中的小清新风格

另外一种风格是背景比较黑的,能很好地把想要表现的主体,包括想要表现的细节、颜色能够表现细致和丰富。照片中的小甲虫身体长度没有超过2厘米,在照片中也能很好地看到它的眼睛是非常清晰的,包括身上的一些毛发,平时这种毛发用肉眼是完全不可能观察到的,但是在二倍镜头的放大下,也能清晰可见,而背景是被压暗一片。

而上面出现的两张照片是在同一个场景下进行拍摄的,同样是趴在植物上,就是通过去布光去达到不同的效果。第一张照片是亮调,第二张是暗调,而亮调与暗调也不是说,在白天拍摄的就是亮调,暗调也不是一定在夜晚拍摄的,是要去根据布光去达到的不一样效果

这就是在拍摄小甲虫的样子,能看到采用的闪光灯是三头闪光灯,它们都不是所处在一个平面上,中间有一个绿点的是辅助对焦灯。在拍摄的时候需要把光圈放到很小,如果要拍摄亮调的话,就需要把光圈放大一些,因为拍摄的昆虫很小,在很多情况下,把光圈开很大的时候,就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办法进行准确的对焦。

大部分在微距摄影中,看到一些很精美的照片,往往都是暗调的照片,这也是光圈不能开太大的原因。图片中能看到柔光板是竖着放置,是因为怕打扰到昆虫,采用竖排放置就是避免让昆虫受到惊扰。

所采用的的布光就是图中那个样子,昆虫的位置大概在辅助对焦灯的下方,两个灯头在一个方向将昆虫后背打亮,而最后一个灯头将环境打亮,这样就能将昆虫和背景都能打亮。在拍摄亮调的时候,光圈势必要放到很大,在用50定焦和85定焦的时候,光圈甚至要放到f1.4或f1.2,去提升整个画面的是一个柔美的程度,然后背景也能明亮起来

微距摄影中因为光圈是非常小的,如果光圈调大了对不上焦,调小了又太暗,所以就需要用闪光灯去弥补这一点,不仅打亮主体,还要打亮拍摄的背景。而使用的长焦微距镜头,而不是广角微距的话,进光量就会变少,在拍摄的时候难度就会增加,需要用闪光灯去同时表现想要拍摄的亮调还是暗调,区别在于要将布光在什么位置上。

暗调的话,整个光圈要集中在拍摄的主体之上,亮调的话需要给环境进行补光,这样就造成对于拍摄主体来说,细节表现就不是那么丰富,但是整体的格调是非常柔美的

照片中看到的小甲虫,就是将主体和背景都打亮的效果,在主体上的细节方面损失是比较严重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细节可言

这个是另外拍摄的一个甲虫,同样的是主体和背景都稍微提亮了。这里有个问题,就背景方面距离昆虫主体比较远,就需要将感光度提高,提升到了的数值,也能看出细节不是很丰富,不过所要体现的调子是亮调的,与暗调的作品是完全不一样的

能看出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效果,这个暗调是开了闪光灯之后,完全将背景进行压暗,因为闪光灯的亮度比较高,照片主体亮度也是比较高的

图片中也是在拍摄甲虫的一个状态,如果遇到拍摄中树叶太多,或者是环境比较嘈杂的话,可以用手将多余的植物拨弄掉,当然是对环境没有影响的时候,要是在专门的花园中或者路边专门培养的植被的话,就不要对它们进行伤害了。

甲虫的种类是很多的,有一种是特别愿意跑的,有的不愿意跑,当然不愿意跑的甲虫就可以随意地去搭建环境,也不受影响。图中是在进行暗调的拍摄,采用的方式是逆光拍摄,将轮廓勾勒出来,其实在拍摄的时候,打逆光是可以用光穿透昆虫的,也可以不打透而只是把轮廓光加强,有时面对不需要加强轮廓的昆虫只用正面光也是可以给昆虫营造好的光效。

昆虫本身种类就很多,完全透明的、半透明的以及不透明的,其中半透明的是最不好拍的,需要结合场景不断的调整布光,在拍摄的时候大部分都采用两边布光的方式,顶光其实用的比较少

这张照片就是采用硬逆光的方式,光源都集中在昆虫的身上,在昆虫后背和背景交接的部分是非常亮的,主光是从后背方向过来的,两侧的光将昆虫的上面打亮

这张照片也是如此,采用了硬逆光的方式,能看到背景的花已经很亮了,背景光的轮廓也出现,不同于清新的风格拍摄,这种类型的打光拍摄,它的细节表现能够看出,包括花的小白点、毛毛虫身上的毛发,都是非常丰富的,而花上的白点是小水滴。这就是采用逆光拍摄和顶光拍摄的好处

这张照片就和上面的照片有所不同了,因为这是随便找了个地方拍摄,这个环境都是树杈也没有办法进行打光,角度也没有选择好,场景环境也比较差,就样就能对比出打光、自然光、光圈的大小、影调的变化是多么重要了。

而这个毛毛虫是不太一样了,采用了基本的构图方式和环境的选择,虽然也没有进行打光,但是前景和背景都进行了处理,营造出亮调的氛围。因为不方便布光,就拍摄不出暗调的效果,暗调的作品与布光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了布光就只能去拍亮调的作品,而亮调没有了灯光支持就需要将感光提升,也是因为使用的全画幅相机,感光还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调整,也能在不好的环境中体现清新的方式,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点。

这照片是随便拍摄的一个布光了的照片,能看出布光的和没有布光的照片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先不谈画质与美感,格调就不一样

这个照片就不一样了,它是采用了布光的方式,将背景压暗了之后在提升感光度,背景再次明亮起来,姑且可以把它称为中间调的形式。采用自然光去拍摄的话,花前面的细节是没有这样强烈效果的,让影调没有那么亮也没有那么暗,同时又能把细节的丰富感体现出来

这个照片是一个蒲公英的种子,采用了暗调的拍摄方式能看出它的细节感,是非常非常丰富的

这个小甲虫就是那种不怎么跑的昆虫,就可以把整个叶子给就揪下来,拿在手里进行拍摄,能看到上面有个明显的柔光罩出来的闪光效果。

通过上面的内容,关于微距影调的营造相信大家肯定能看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想要得到亮调就采用正面光、大光圈的方式,想要暗调就用小光圈打逆光压暗背景的方式。有什么问题留言讨论,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