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人说这是个日本学渣意外逆袭诺奖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http://www.yunweituan.com/m/

因为最近NHK电视台做了一期回顾日本平成30年间科学成就的纪录片,接受采访的日本最年轻诺贝尔奖获得者田中耕一又火了起来。

在国内,他获得诺奖的故事,被包装成了一个学渣的逆袭,大体上的渲染是这样的:

他是个养子,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他从小没什么天赋,大学本科还挂科,后来没钱读研究生,去了一个普通的日本公司做了职员;

他一天做实验不小心犯了错误,将错就错发了篇论文,一二十年后,还是普通上班职员的他,忽然接到了个电话,通知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穿着工服出现在闪光灯下,原来只给了他1万日元奖励的公司,老板飞速从外地赶回,还追加了1亿日元奖金,还给他专门设了个实验室,当然,还有大量鲜花和荣誉纷至沓来。

整个过程看起来,一切都像是个戏剧,好像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诺奖,砸中了一个日本二楞子。

不得不说,国内版的田中拿诺奖渲染故事,基本满足了大众意淫的所有关键要素,你看,人家成绩那么差,混得那么惨,还能拿诺奖呢,多么的好一个能给那些不努力学习,渴望不劳而获的人打超级鸡血的黑色幽默故事。

但如果你读过田中那本自传——《最了不起的失败》,不难发现,国内的这种意淫,甚至田中本人都未必会同意。任何成功,其背后必定有着常人未必看得见的艰辛,天上从来还是没有白白掉下来的馅饼,对他也是如此。

渲染一:从小没天赋,大学挂科?

田中耕一是日本中部地区的富山县人,在他的自述里,他说,他18岁前他一直生活在富山。

他回忆了他在富山上学的经历,看他自己对这段经历的回忆,其实传递出一个很明显的信号,那就是他爱做实验,动手能力强,是从小就有的习惯,一直到他做最终导致获得诺奖的实验,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而非他真的就是个没天赋的学生。

这也是让田中的老师和同学印象深刻的地方,他原话是这么说的:

“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常有同级的同学对我说:‘田中,你小子上实验课的时候,怎么总是做一些与课本内容不同的实验呀!’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我想完全是因为我在小学被开发出来的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的结果。无论后来上初中还是上高中,我总是想试着做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什么实验。同学们如此准确地发现了我这个特点,真要好好地感谢他们。”

“喜欢做实验的特点不断在大学如此,现在也是这样。没办法,就是喜欢嘛。因为自己动过手,实验结果就会立刻出现在自己眼前。”田中还说,“我从小就喜欢动手组装或制作各种各样的东西。第一次组装收音机大概是在十岁。”

后来田中考上了大学。在他高中选择报考哪所大学时,他自述说,他老师给他的建议是报考京都大学,而列入他报考范围的大学,也都是研究气氛活跃、社会评价较高的电子工学系的大学。而他后来去仙台实地考察之后,最终选择了东北大学。

从这段他的自述里可以看出,高考时,他已经笃定自己的志业了,即做研究,方向是电子工科。如果再对当时他提及的这两所大学有所了解,那基本就能清楚,其实他高考成绩不差的。

无论是京都大学,或者是东北大学,它们全世界排名都在前位。不仅是田中报考那会是这样,最新的排名也是这样。据英国教育组织QuacquarelliSymonds(QS)发布的年世界大学排名,京都大学排名世界第35位,日本第二,东北大学排名世界第77位,日本第五。

对比国内大学的年排名,在田中的母校东北大学之前的只有5所,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学,所以,田中上大学那会,就不是一般的学生,而是不折不扣的优等生。

至于大学挂科,可能和一些大学玩网游,往往主业挂科想的有些不一样,田中的确有一门是这样的,但不是他学的“电子工学”主业,而是德语。日本人的英语就已经够菜了,更不用说是德语了。田中后来留级了一年,但他还是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田中耕一是这么说的:

“由于在教养课程中没有拿到足够的德语学分,只好留级一年。不过在这期间,自己的情绪改变了不少,还提前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中。电路这类专业课特别有意思,我学起来热情十足。”

这种世界排名前的工科大学,能考进去就不容易,而进去后的学生,一般也会受到非常严格的科学研究和学术训练。从田中的自述里,可以看出,他的确也是全身心投入进去的,这种大学的严格训练,和他后来的获奖研究,同样关系巨大。所谓挂科,完全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那种废柴。

渲染二:普通公司员工而已?

话说田中大学毕业,起初选择的是和电子工学有关的家电企业,但都失败了,他自己说:“可能是因为自己太缺乏自信心才导致面试失败吧。”

后来,他的老师安达就给他介绍了现在的单位,岛津制作所。他其实想去这个制作所的医用事业部工作,因为可以对得上他大学时情怀——“也许正因为有母亲死于产后的经历,我似乎总有一种珍爱人的生命和健康,愿意用什么方法为医疗事业贡献绵薄之力的情怀。这种情怀是从大学时代开始有的,但也可以说,它是自然形成的。”

只是后来田中没有被分到医用事业部,而是去了重点放在更具中长期效益的新技术研制开发的中央研究所,开始他多少还有些失望,但后来正式工作才发现,原来他从早到晚要干的,就是他最喜欢的实验工作,“这让我一下就爱上了中央研究所。”田中说。

又该怎么说岛津制作所这家公司呢?

它可不是一家普通公司,而是日本的一个老牌的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基础科学研究公司,并且是跨国企业。看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