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的阳光学校、一重二中等城区学生较多的学校,师资力量得到补充,开足开齐了各科课程;城乡交界的第三十九中和长青乡二中,也迎来了全职支教的教师……这一切,都得益于富拉尔基区正在深入推进的“区管校聘”改革工作。通过改革,使该区教师队伍真正变得“活”起来。
多年以来,优质教育资源向名校高度集中,薄弱学校却面临着投入、师资、生源等问题,城乡之间、城际之间师资匹配不平衡、不科学的问题,一度成为严重制约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区管校聘”改革可以实现一盘棋分配师资的效果,帮助老师从“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畅通校长、教师交流,促进校际之间校长和教师的合理流动,均衡教育资源,补充教师不足。据了解,富拉尔基区“区管校聘”改革今年5月正式启动,7月下旬进入实施阶段,8月中旬全区19所义务教育学校人经过两轮竞聘,完成改革。
“‘区管校聘’解决了我们学校师资短缺问题,通过教师交流为各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老师们的职业热情也被激发。”齐齐哈尔阳光学校校长佟树林一语道出了“区管校聘”所衍生出的一系列正向效应。
英语教师卢庆友对“区管校聘”带来的变化深有体会。卢庆友原来工作的学校,一个年级有4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英语老师,很多教师都不能满工作量工作。而另一边,阳光学校却面临着缺少英语教师的尴尬。去年,卢庆友被借调到阳光学校,如今在“区管校聘”改革中,他正式成为了阳光学校的一员。卢庆友说:“‘区管校聘’调动了老师们的积极性,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激励。”
“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人是全职顶岗,交流教师完全归受援学校管理、考核,避免了以往走形式、走过场给受援学校带来的困扰。”富拉尔基区教育局副局长王雪峰说。
为富拉尔基区教师队伍赋能的,不只是这次“区管校聘”改革,还有富拉尔基区的教师培养体系。富拉尔基区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在职教师的培养基地,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不仅承担着全区教师的培训任务,还建立起“两年培训、三年培养”的目标,通过跟踪式考核加速教师们的成长,让年轻教师逐渐成长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区域名师,多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完成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马双莉)
(责编:王思迪、王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