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大纲
1.大光比画面的特点及应用
2.小光比画面的特点及应用
.直射光的功能与情感
4.散射光作品的特点及应用
5.反射光线的功能与使用技巧是怎样的?
6.顺光的特点及应用
7.侧光的特点及应用
8.斜射光的特点及应用
9.逆光的特点及应用
10.顶光的特点及应用
11.底光的特点及应用
1.大光比画面的特点及应用
光线投射到景物上,亮部与暗部的比值,就是光比。这样说你可能会觉得抽象不易理解,其实我们可以简单的用反差来替代光比,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了。
我们总会听到一些摄影师说光比是多大,具体是几比几的值,如果景物表面没有明暗的差别,那光比就是1:1,如果景物受光面与背光面反差很大,那光比可能是1:2、1:4等。测量光比,我们可以使用专业的测光表进行测量,但对于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来说,那还是有些麻烦,有些小题大做了。
其实我们可以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确定光比,我们用点测光测背光面确定一个曝光值,再测受光面的曝光值,如果两者相差1EV的曝光值,那光比就是1:2(因为1EV就表示曝光值差1倍);如果两者相差2EV的曝光值,那光比就是1:4;然后依次类推……。虽然我们看不到明确的曝光值,但我们可以在确定了光圈与感光度的前提下,快门速度每变化1倍,就表示曝光值变化了1倍,这样就可以用来衡量光比了。
光比对于我们拍摄的最大意义是让我们知道场景的明暗反差到底是大还是小。反差大则画面视觉张力强;反差小则柔和恬静。
在摄影领域,大光比即高反差,通常被称为硬调光场景,拍摄的照片自然是硬调的;反之则是软调。高反差画面会让人感觉刚强有力,低反差会表现出柔和恬静的视觉感受。风光摄影、产品摄影中高反差质感坚硬,低反差则要柔和很多,有利于表现被摄体表面的细节。
TIPS
人像摄影中,大反差能很好的表现人物的性格。
光圈f/8,快门1/20s,焦距5mm,感光度ISO
2.小光比画面的特点及应用
散射光下,场景中没有太大的光比,画面的影调层次可能不够丰富,但是,画面却可以很好地呈现出各部分景物的丰富细节。
散射光下的风光画面,给人的感觉柔和、舒适。
.直射光的功能与情感
直射光是一种比较明显的光源,照射到被摄体上时会使其产生受光面和阴影部分,并且这两部分的明暗反差比较强烈。直射光有利于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勾画景物形状、轮廓、体积等,并且能够使画面产生明显的影调层次。
直射光示意图。
严格地说,光线照射到被摄体上时,会产生三个区域:
(1)强光位置是指被摄体直接的受光部位,这部分一般只占被摄体表面极少的一部分,在强光位置,由于受到光线直接照射亮度非常高,因此一般情况下肉眼可能无法很好地分辨物体表面的图像纹理及色彩表现,但是由于亮度极高,因此这部分可能是能够极大吸引观赏者注意力的部位。
(2)一般亮度位置是指介于强光部位和阴影之间的部位,在这部分,亮度正常,色彩和细节的表现比较正常,可以让欣赏者清晰地看到这些内容,也是一幅照片中呈现信息最多的部分。
()阴影部分可以用于掩饰场景中影响构图的一些元素,使得画面整体显得简洁流畅。
直射光下的画面具有更丰富的影调层次。
4.散射光作品的特点及应用
散射光也叫漫射光、软光,是指没有明显光源,光线没有特定方向的光线环境。散射光线在被摄对象体上任何一个部位所产生的亮度和感觉几乎都是相同的,即使有差异也不会很大,这样被摄对象体的各个部分在所拍摄的照片中表现出来的色彩、材质和纹理等也几乎都是一样的。
散射光下进行摄影,曝光是非常容易控制的,因为散射光下没有强烈的高光亮部与弱光暗部,很容易把被摄对象的各个部分都表现出来,而且表现得非常完整。但也有一个问题,因为画面各部分亮度比较均匀,不会有明暗反差的存在,画面影调层次欠佳,这会影响欣赏者的视觉效果,所以只能通过景物自身的明暗、色彩来表现画面层次。
散射光示意图。
像这张照片,是一种散射光的氛围,这种散射光非常有利于呈现景物的各种细节、纹理。
5.反射光线的功能与使用技巧是怎样的?
反射光是指光线并非由光源直接发出照射到景物上,而是利用道具将光线进行一次反射,然后再照射到被摄体上。进行反光用的道具大都不是纯粹的平面,而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过的反光板。这样可以使反射后的光线获得散射光的照射效果,也就是柔化了。通常情况下反射光要弱于直射光但强于自然的散射光,这样可以使被摄主体获得的受光面比较柔和。反射光最常见于自然光线下的人像摄影,使主体人物背对光源,然后使用反光板反光对人物面部补光。另外在拍摄一些商品或静物时也经常使用到反射光。
反射光示意图。
绝大多数人像类题材当中,人物正面需要进行补光,而我们借助于反光板或闪光灯对人物正面补光,让画面的重点部位更有表现力。
6.顺光的特点及应用
对于顺光来说,其摄影操作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拍摄成功,因为光线顺着镜头的方向照向被摄体,被摄体的受光面会成为所拍摄照片的内容,其阴影部分一般会被遮挡住,这样因为阴影与受光部的亮度反差带来的拍摄难度就没有了。这种情况下,拍摄的曝光过程就比较容易控制,顺光所拍摄的照片中,被摄体表面的色彩和纹理都会呈现出来,但是不够生动。如果光照射强度很高,景物色彩和表面纹理还会损失细节。顺光在拍摄记录照片及证件照时使用较多。
顺光示意图
有时,虽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顺光拍摄,但因为景物距离比较远,影子非常短,我们可以将场景近似看成是顺光环境,那么可以看到,整个场景的色彩和细节都比较完整。
7.侧光的特点及应用
侧光是指来自被摄景物左右两侧,与镜头朝向呈90°角的光线,这样景物的投影落在侧面,景物的明暗影调各占一半,影子修长而富有表现力,表面结构十分明显,每一个细小的隆起处都产生明显的影子。采用侧光摄影,能比较突出地表现被摄景物的立体感、表面质感和空间纵深感,可造成较强烈的造型效果。侧光在拍摄林木、雕像、建筑物表面、水纹、沙漠等各种表面结构粗糙的物体时,能够获得影调层次非常丰富的画面,空间效果强烈。
侧光示意图
侧光拍摄人物,有利于营造一些特殊的情绪和氛围。
8.斜射光的特点及应用
斜射光又分为前侧斜射光(斜顺光)和后侧斜射光(斜逆光)。整体上来看,斜射光是摄影中的主要用光方式,因为斜射光不单适合表现被摄对象的轮廓,更能通过被摄体呈现出来的阴影部分增加画面的明暗层次,这可以使得画面更具立体感。拍摄风光照片时,无论是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还是建筑物,由于拍摄对象的轮廓线之外就会有阴影的存在,因此会给予欣赏者以立体的感受。
斜射光示意图
斜射光非常有利于刻画景物的轮廓和线条,在拍摄时应注意,应该重点表现景物的轮廓及造型等。
9.逆光的特点及应用
逆光与顺光是完全相反的两类光线,是指光源位于被摄体的后方,照射方向正对相机镜头。逆光下的环境明暗反差与顺光完全相反,受光部位也就是亮部位于被摄主体的后方,镜头无法拍摄到,镜头所拍摄的画面是被摄主体背光的阴影部分,亮度较低。,虽然镜头只能捕捉到被摄主体的阴影部分,但主体之外的背景部分却因为光线的照射而成为了亮部。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画面反差很大,因此在逆光下很难拍得主体和背景都曝光准确的照片。利用逆光的这种性质,可以拍摄剪影的效果,极具感召力和视觉冲击力。
逆光拍摄示意图
逆光拍摄,会让主体正面曝光不足而形成剪影。一般剪影的画面会让人有一种深沉、大气,或是神秘的感觉。并且逆光容易勾勒出主体的外观线条轮廓。当然,所谓的剪影不一定是非常彻底的,主体是可以如本画面这样有一定的细节显示出来,这样画面的细节和层次都会更加丰富漂亮。
10.顶光的特点及应用
顶光是指来自主体景物顶部的光线,与镜头朝向成90°左右的角度。晴朗天气里正午的太阳通常可以看为是最常见的顶光光源,另外通过人工布光也可以获得顶光光源。正常情况,顶光不适合拍摄人像照片,因为拍摄时人物的头顶、前额、鼻头很亮,而下眼睑、颧骨下面、鼻子下面完全处于阴影之中,这会造成一种反常奇特的形态。因此,一般都避免使用这种光线拍摄人物。
顶光拍摄示意图
顶光拍摄人物,人物的眼睛、鼻子下方会出现明显的阴影,这会丑化人物,营造出一种非常恐怖的气息,而人物戴上一顶帽子,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反而营造出一种优美的画面意境。
11.底光的特点及应用
底光大多出现在城市的一些广场建筑物当中,那么从下方投射的光线大多是作为修饰光而出现,并且对于单个的景物自身有一定的塑形作用。
场景当中,两道明显的底光向上照射,让建筑物自身出现了较好的影调层次和轮廓感,显得比较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