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刺眼的夏季,当我们开车进出隧道时,光线变化剧烈,小编来说说,关于高速公路隧道行车的那些事儿,带你解锁夏季高速公路隧道行车的正确“姿势”!一、警惕“黑洞”“白洞”效应很多驾驶员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在进出高速公路隧道时,因光线强度的变化而出现“眼盲”,无法第一时间看清洞口附近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黑洞效应”是指进入隧道,光线从亮到暗,眼睛一下无法适应,一片漆黑,此时隧道洞口就像个黑洞。“白洞效应”是指从隧道出来的时候光线忽然从暗到亮,瞳孔快速缩小,人眼看到的是一片白光。“双洞效应”极易引发意外,尤其在晴好天气时,存在着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二、夏季隧道行车注意事项1.进入隧道前减速开灯。如果是白天驾车,进入隧道的同时光线瞬间变暗,人眼往往会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因此在进入隧道前应当降低车速,同时开启大灯,保持相对慢一些的速度安全进入隧道中,一般隧道前都有明确限速标志,可以根据隧道前的限速提示来行驶。2.拉开足够安全的车距。进入隧道时光线差别很大,视线会出现短暂的致盲,很多人会下意识的带一脚刹车,并且后车驾驶人可能也在进入致盲的状态中,保持较远的车距才能保证足够的安全。一般隧道内行车的距离要保持米以上,如果隧道比较长,则需要根据提示来保持相对应的安全行车距离。3.不得变换车道。隧道内特别是出隧道口光线差,因此隧道内严禁变换车道,请一定按照所在车道行驶,更不能进行超车。4.严禁超速行驶。隧道中行车通常有严格的速度限制,限速标识会在进入隧道前的显著位置进行标注,一些隧道内部也有限速提醒。为了安全,一定要严格遵守。5.驶出隧道后适时提速。与驶入隧道时相同,驶出隧道仍然会由于光线变化造成眼部的不适,因此驶出隧道时同样应当放慢车速,但是要在眼睛适应外界光线后提速离开,以免给后车造成危险。三、车辆故障应急处置盛夏来袭,高温环境下汽车容易发生故障,给汽车配件和行车安全都会带来不小的隐患。若车辆在隧道内出现故障,应尽可能将车辆驶出隧道或停于港湾式应急停车带内。若车辆出现故障且无法移动,切记“车靠边、人撤离、快警示、即报警”十二字警句。驾乘人员第一时间撤离时,切记要撤离到隧道左右两侧电缆沟上的安全地带,切不可在车行道上滞留。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后,要谨记面向来车方向,沿着电缆沟尽快在车辆后方米外设置警告标志,并就近寻找报警电话及时报警求助。四、隧道内车辆意外着火应急处置夏季天气温度比较高,汽车的散热系统性能会下降,这将导致车辆内部的一些热量散发速度比较慢,容易引发车辆自燃。隧道内车辆意外着火,若火情尚在可控范围内,驾驶人要保持冷静,尽快将车辆停放至安全位置,打开车门让车内所有人员离开,取出车载灭火器灭火,注意应给油箱降温,不要盲目打开引擎盖。隧道内有风力传动系统,打开引擎盖会让火燃烧得更加猛烈。除使用车载消防用品外,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要就近寻找隧道内配备的专用消防设备灭火。若无法应对火情,应快速撤离逃生,并按规范快速及时报警求助。五、隧道内因火灾、危化品泄漏等原因导致无法通行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未进入隧道的车辆及人员要迅速撤离至安全范围;已进入隧道的车辆及人员要在第一时间按照隧道壁上的逃生标志提示,以最快速度就近寻找逃生通道撤离,切勿驾车调头逆行或返回车内取物品;弃车逃生时,不要把车门关死,应把钥匙留在车内,以便救援人员挪车需要;若发现火势较大或烟雾较浓时,应用矿泉水或隧道内的消防水打湿衣服和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行走,切忌大声喊叫,避免吸入烟雾和有毒气体;应注意风向变化,当烟雾太大看不清路面时,应手扶隧道洞壁,听从广播引导前行,双手不要拎重物,注意保护头部。驾车上路,安全第一夏季行车安全千万不可忽视请广大驾驶员放平心态,迎接“烤”验转自福建交通来源:乌鲁木齐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