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为群众办实事医院精神五 [复制链接]

1#

医院精神五官分院以党总支为核心,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党学习百年党史活动中,紧密结合本院实际,把学党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式作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医院党总支中心组带头学习百年党史,全院以支部为单位掀起党史学习热潮。医院要求全院医务工作者,以学百年党史为契机,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注重学史力行,学史践诺。医院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强化精细管理,文明执业,廉洁行医,优化诊疗环境,为打造放心、舒心、医院。为了让患者少跑路,为了患者看病更便捷,他们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组织医疗队,深入周边县乡及大兴安岭、内蒙呼盟地区,义诊、送医送药送鉴定,用脚步丈量医者仁心,用大爱惠及百姓,把医务工作者的拳拳爱心送到百姓的心坎上。

视力普查进校园

疫情期间,孩子们的课堂搬到了线上,电脑、手机成了获取知识的主要工具,由此而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相伴而生,视力问题尤为凸显。后疫情时代,祖国花朵们的眼健康如何?需要白衣天使们做些什么?医院的白衣天使们时刻牵挂着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4月21日、22日、26日三天下午时间,医院由对外协作办牵头,眼科、综合部、医教科、护理部、宣传科、财务科等行*职能科室密切配合,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建华区东路小学,为全校近名小学生进行视力测查,把东路小学的每个接受视力测查的小学生的视力情况仔细登记,并及时反馈给学校和家长,对视力有问题孩子的情况进行重点标注,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受到师生及家长们的好评。

听力残鉴到莫旗

4月23日下午4点,应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残联之邀,医院副院长王晓峰率队,医教科科长陈建、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高莘、医教科副主任护师胡春月、宣传科科长徐显凤一行5人听残鉴定专家医疗队,驱车奔赴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配合当地残联为那里的听残患者进行听力残疾等级鉴定。其实,这一天大家都很忙,尤其是陈建、胡春月配合眼科完成了视力残疾鉴定,高莘做了三台手术,第三台手术下来已经是3点50,来不及休息,换上便装就随队出发,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旅途颠簸,到莫旗驻地已是晚上6点半多。

4月24日,星期六,本是公休日,可早8点,大家就准时到达残鉴地点莫力达瓦旗残联办公楼,看到等候在此的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们迅速换上白服,各就各位,进入角色,个人信息登记、核对信息、复核诊断、等级鉴定、再信息核对等等,规范操作,一丝不苟,还要维持秩序,叮嘱患者戴好口罩,保持距离,做好医护人员手消、个人防护。听力残疾沟通难度大,需要医护人员更有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尤其是老年听障患者居多,沟通起来需要倍加耐心。为了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医务人员们坚持不喝水,不如厕,提高了工作效率。

家住尼尔基镇兴隆泉村的王某成说:“我家有两位听力残疾的病人需要办理换残疾证,一个是46岁的哥哥,跟我住一个村,距离莫旗30多里,另一个是我连襟的82岁老爹,他家住宝山乡西宝山村,距离莫旗80多里,我23日把两个‘聋人’都接到一起开车来到了莫旗,比上市里方便多了”,王玉成一再表示,非常感谢医院的专家们到莫旗来鉴定,两位都评上听残二级,为他们家解决了一件大事儿。

家住哈布奇乡哈布奇村鄂温克族13岁男孩儿那日松,正在读初中,是一级听残患儿,这次是专家来莫旗鉴定,松松的妈妈带他来鉴定换证,他妈妈说,这回可真好,不用带宝宝到市里去,专家到莫旗来了,我的宝宝就不用耽误上学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悉,按照正常鉴定程序,需要两次往返齐市才能完成听残鉴定,此次专家组到莫旗集中为90位听残患者鉴定,既免除了患者到市里鉴定的往返劳顿,又为患者节省了交通食宿费用近3万元,方便了患者,惠及了百姓,受到患者、家属及莫旗残联的普遍好评,同时,莫旗电视台也进行了采访报导。

医院

预约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