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值得收藏的微距摄影技巧与知识解析,摄影师 [复制链接]

1#

微观和特写摄影可以把人的视觉引导到最集中的地方。然而,微距摄影是需要更多细心的和耐心的一门摄影技术。这篇介绍性的文章讨论了如何改善你的宏观照片质量。

实现高放大倍数

放大拍摄一个对象让它出现在你相机的传感器中,并且让它占据大部分传感器,而在现实生活中它有可能很小。被拍摄物体越接近相,主题将更大的出现在图像上。

全尺寸对象(24毫米直径)

我们从三个方面去把控一张照片:锐度、三脚架和精细控制

当你利用微距或长焦放大拍摄一个主题时,你同时也放大了相机运动引起的相机抖动。所以标准的安全快门速度不再适用,焦距越长快门速度越快,假如焦距是mm,那么相对的安全快门速度是1/秒。如果要保证环境光线的充足,又要提高快门速度,在手持的情况下就会需要添加更多额外的设备,比如闪光灯,通过高频引闪才能保证画面的清晰,不会糊掉。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三脚架来拍摄,三脚架可以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拍摄需求。三脚架的好处是我们可以不增加高感的情况下拍摄弱光照片。在选择三脚架时,要选择可以将升降高度能够贴近地面的脚架,在外景拍摄微距时很多昆虫花草的位置都较低,相机架设过高,不方便拍摄。

三脚架头也就是球形云台,在水平垂直各个方向上要求能够精确把控调整,这才能够使我们更加容易操作拍摄。在拍摄微距或特写时,是需要把事物的形态或神韵拍摄出来的,对构图的要求更加的细致,而相机微小的位置变化都会产生构图上的差异,所以有一个好用的云台能够让我们快速的调整找到合适的角度。

无线遥控拍摄

在使用三脚架拍摄时需要注意关闭相机的防抖功能,然后运用快门线或者倒计时拍摄,不要直接按快门拍摄,防止抖动导致的画面不够锐利。

焦距与景深

高倍镜下拍摄照片有一个相应的浅景深。因此精确控制焦点的位置相比更加重要。焦点的清晰度决定了这张作品的视觉效果,焦点的位置和景深的控制是一种艺术的决定,我们不能依赖于相机的自动对焦,自动对焦只能给我们一个粗略的位置,微距的拍摄需要我们精确的手动控制对焦,通过调整光圈的数值来控制焦平面的宽窄,或者是背景的虚化程度。

在精细的对焦过程中,要合理的使用LED屏进行监控对焦的位置,取景器毕竟太小,位置控制也没有那么精确。特别在人像摄影中,只要涉及到人的拍摄,最重要的位置就是眼睛,眼睛所处的位置就是焦点的位置,眼睛上而非睫毛或鼻头上。

特写眼睛

在拍摄微距时不要一味的追求浅景深,要掌握相机的最佳光圈值去拍摄,大多数的镜头在F8~F11都具备高素质成像的特性,随着光圈值增大,图像质量开始下滑,边缘表现最为明显,锐度、清晰度都相应损失。这是一个权衡画质和景深之间的关系。

背景与构图

在微距摄影中背景往往是模糊不清的,表现为一块固体或渐变为不同的颜色。重要的是要选择一个背景可以补充您的前景颜色和色调。一个简洁干净的背景有利于我们更加聚焦的欣赏拍摄的主体。在家练习时选择一个简单可控的背景,背景越复杂拍摄难度越大,这是一个考究耐心的事情,尽量的简化背景,甚至直接使用黑色背景去练习拍摄。

亮背景暗背景

在使用暗背景是注意,可以使用负向的曝光补偿,来减弱漫射光对背景的影响。在位置角度的选择上,尽量保持与被摄体平行的位置,这样更有利于凸显被摄体的形态和轮廓,。拍摄对象本身就比较细小,从上往下俯拍会有一种视角的压缩感,导致被摄主体更加渺小。

光线

环形闪光灯

最为重要的就是光线的控制。微距摄影中最为常用的有逆光拍轮廓,顶光拍氛围,侧光拍质感,但是本人用到最多的就属于顶光了,然后在其它方向增加块或几块反光板补光。在使用顶光拍摄时需要将光线充分的柔化,越是柔光,拍摄对象质感越好。当然这里没有一个最好的光,这都是根据个人的创作类型和风格去变化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