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码摄影中,由于CCD感光元件的尺寸和分辨率限制(一般都在1英寸以内),因此无法实现大景深效果。
而采用超焦距镜头拍摄时就可以达到这种目的了——通过改变焦点位置来调整照片中的物体距离感。例如将主体置于前景处、背景处于虚化状态等。但是使用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技巧: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变焦距的镜头;其次要被摄物位于焦平面内并具有一定的清晰范围;第三是要控制好曝光量以图像清晰度不下降。如果能够掌握这些方法的话就能得到一幅的画面!
下面以数码相机为例介绍一些常用的技术手段来达到上述要求。这里主要涉及的是利用相机的自动功能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自动对焦模式
自动对焦是大多数DC所具备的功能之一。该功能的原理是通过对反光镜进行快速旋转从而检测到反射回来的光线信号进而确定成像区域的位置并进行跟踪对焦。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个功能是非常实用的。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手动调节速度太慢且容易产生抖动现象,其次是当环境光变化太大或是在弱光的条件下很难完成准确的对焦工作。此外,在使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手持状态下或者长时间连续拍照的情况下也会发生不能正常工作的状况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其他辅助工具来进行操作以达到的效果。
2.手动对焦方式
虽然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机型都具备了手动对焦能力但真正具有强大实力并且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并不多见。其中常见的就是尼康D2X系列单反机和佳能5DSR系列微单产品等等。这类产品的特点在于其拥有非常强大的自定义设置选项以及丰富的驱动软件支持,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条件提供相应的参数设定值供使用者参考和使用。
3.对焦环境
除了以上两种基本的方式以外我们也可以采取其他的途径来完成对焦的目的比如可以利用各种附加设备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比如说闪光灯、红外灯或者是激光测距仪等等都可以用来提高我们对物体的识别精度。当然这并不是的一种解决方法只不过是有效而且也是比较快捷方便的一个办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