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严明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样治 http://www.znlvye.com/m/
                            

礁石上的男子重庆/严明作品

“除了这一生,我们没有其他时间。”

你选择跟随内心的理想主义逆流而上,还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认清形势,放弃幻想”,老老实实找一份工作安稳度日?

“理想”一词日渐式微,但总有人在走一条离群从己的路。

当老师,玩乐队,做记者,直到32岁,第一次接触相机,严明如宿命般找到了真正的心头好:摄影。

当时,他在南方都市报做文字记者,因为对摄影记者手中的相机产生浓厚的兴趣,着了魔一样开始学习摄影,甚至不惜从新闻部申请调到摄影部工作。

“我喜欢上拍照,但根本就不会摄影。我记得自己到摄影部上班,领了第一台单反相机后回到家的那个晚上,还上网查相机说明书。闪光灯根本不会用,手动功能也不会调,工作好一阵了,我才被主任抓出来问,是不是一直在用自动档。”

在摄影部工作的几年,他每天背着一台笨重的单反四处穿梭,跑突发新闻、跟拍重大活动,扫街练抓拍,把一天当三天用。

渐渐地,天赋随着勤拍苦练,在一张又一张的照片里被人发现。

年,为有更多的时间专注摄影,严明辞职离开了当时风光无两的南方报业,靠着积蓄,和一台禄来双反相机,开始在全国四处奔走跋涉。

从水汽氤氲的三峡码头,到人头攒动的北方庙会,他把镜头对准社会边缘的小人物,拍下了诸多令人动容的画面:

下班的米妮、冬泳者、小镇青年、拈花大叔、拾荒者与热气球……

“我拍过的、我遇到过的这些人们,我是爱他们的。我对现实越悲观,对他们就会越爱,因为我觉得我们的命运是一样的。”

下班的米妮重庆

冬泳者重庆

小镇青年晋城

拈花大叔清远

拾荒者与热气球重庆

他用艺术家敏感而关切的目光,在一座山上、一垛墙上、僧侣的衣襟上、乡野村夫沉默的脸上,找到了我们每个中国人所目睹过或经历过的故事,并在这种坚持中获得了尊严。

二十年的持之以恒,辛苦的跋涉换来丰硕的成果。严明荣获了侯登科奖,作品结集成《大国志》《昨天堂》两本画册,被人铭记的作品层出不穷。

他的作品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贾樟柯、叶锦添、史航、*、张玮玮、金鹏远、陈晓卿……,画家徐累甚至称其为“中国最好的摄影师”。

有朋友感慨,这些年,大家都在或多或少地改变,转头看一眼严明,他还站在那儿,有点木讷,揣一台相机,跑他的码头,行万水千山,似乎要把这烟火人间魔幻现实拍个遍。

或许,这就是严明的理想主义。

让心头所好,慢慢慢慢成为信仰,成为宗教,成了思维和生活方式,像有情人成了眷属,找到自己要回到的本意。

这些关于行路与相遇、命运与抉择、从众还是从己的人生体验,以及多年沉淀下的摄影思考,全都被他浓缩在了文字代表作《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一书中。

在视觉文化盛行的“读图时代”,有关摄影与摄影家的书籍并不少见,但像这本书一样能真正触及影像内核、并将个体经验转化为公共观点的却凤毛麟角。

于严明而言,这次写作更是一个机缘:

“如果可以,我愿意心怀惴惴地说出来。无意告诉别人我走过了多少路,倒是可以让人知晓我在每一个路口的徘徊,哪怕是让人看看这个不擅闪躲的人身上留下的所有车辙。

这本书不教赚钱,不教人如何改变世界,我想谈的是关于保本,关于如何不被世界改变。”

精装珍藏版,内外封面实拍

赵佳月曾是一名极其优秀的记者,也是严明做记者时的同事、逾二十年的好友。她见证了严明的摄影生命。

在她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