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却极少有人知道,在齐齐哈尔市区边有一个历史更加久远的村屯,它就是“炮台屯”。
那么炮台屯的历史有多悠久呢?根据年齐齐哈尔《地名志》记载:
“炮台屯,在铁锋乡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清康熙元年(年)建。聚落与城区相连,呈长方形,面积0.8平方公里。”
▲年版齐齐哈尔地图的炮台村
要知道,号称历史悠久的齐齐哈尔市,也是不过是在康熙二十四年(年)设卜奎驿站,并发展为村落。正式建城则是在康熙三十年(年)的时候。
这也就是说,炮台屯的形成,甚至比齐齐哈尔建城的时间还要早20多年,完全可以说是先有炮台屯,后有齐齐哈尔。
炮台屯因何而得名?真的有炮吗?
根据《黑龙江外纪》卷四中的记载可以明确的看到,在清朝时,齐齐哈尔每年都会在炮台屯进行实弹演习:
“炮以霜降日在齐齐哈尔城东十余里演放,将军、副都统或去或不去,事亦责在参领”
也就是说,每年的霜降时都要在炮台屯进行实弹演习,同时在书中还对一些细节进行了描写:
“操放枪、炮,每枪例火药六斤六两,轰药一两二分,铅弹五百三十三枚。神威无敌大将军一位,例火药一百八斤。神威将军一位,例火药五斤一两。龙炮一位,例火药一斤六两五钱,轰药一两八钱,铅弹九枚。每岁京师、奉天、吉林递送之数止此。其诸城备用数目,统计火药三万五千七百三十七斤、轰药三百四十九斤、铅弹八十二万四千三百五十枚。而白布三百四十一丈、火绳六百丈、线麻七千九百八十斤,附贮药引火所必需也。”
需要知道当年的火炮与现代武器有所不同,属于前膛炮,从炮口进行火药和弹丸的装填,炮尾部分留有引信,点火即放炮。同时对于火药的使用也非常严格,装填的火药分为“横药”和“顺药”,作用各有不同,火药使用的比例若有不对,则很容易发生炸膛事故。
时间选择霜降之后,也是为了更好的控制火炮的温度,霜降之后进入初冬,环境温度逐渐降低,正适合火枪火炮的训练。而文中提到“城东十余里”的靶场,正是今天炮台屯的位置所在,炮台屯也是因此而得名。
附带说一句,当时的火药库就是后来的北关电影院,可惜现在已经被拆除了。
但如果你认为齐齐哈尔的火炮只是为了演兵操练用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齐齐哈尔的火炮可是正儿八经的参与保土卫国的自卫反击战。
《黑龙江外记》中第条有明确记载:
“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皆有炮,曰‘神威无敌大将军’,齐齐哈尔、黑龙江各四位;曰‘神威将军’,齐齐哈尔,黑龙江各十二位,墨尔根八位;曰龙炮,齐齐哈尔六位;曰威远炮,齐齐哈尔、黑龙江各二位;曰子母炮,齐齐哈尔二十位,墨尔根、黑龙江各十位。其雅克萨城所获罗刹炮三位,乌宁克尔、珠尔亨等处所获罗刹炮二位,并残毁子母炮一百九十五位,行营炮四位,皆齐齐哈尔库贮,永远不动。”
清政府为了巩固黑龙江的地区的边防,很早便已经配备了火炮,而这些火炮也在保卫边疆和抗击侵略者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康熙二十四年(年)爆发的雅克萨对俄自卫反击战,都统彭春率水、陆军北进,反击沙俄入侵。陆军万人,携巨炮门,自江西齐齐哈尔屯出发,进击雅克萨。
这些火炮那可都是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在雅克萨对俄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历史见证。可惜的是这几百门卫国利器,几经岁月风霜,所剩者寥寥。
直到年5月,一门“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在建华厂的一个废料堆中被发现,大炮的发现者也是一位齐齐哈尔的大英雄,名叫沙涛(年时,年仅34岁的沙涛为了救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段故事小编以后一定要给大家讲讲)
如今这门“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与一枚弹丸一同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中展出,该炮重达公斤,炮身全长cm,口径11cm,外径27.5cm,底径34.5cm。
炮身之上镌刻有满汉两行文字“神威无敌大将军”、“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炮身前细后丰,并有相间的五道隆起,中部有左右两个柱状耳,炮口底部正上方有瞄准用的星和斗,后部上方有放火绳的圆孔。遗存实心铁弹丸一枚,重2.7公斤。
相比于守土有功的火炮,炮台屯的存在则显得低调的多,可是“炮台屯”这个名字却三百多年未改,同样承载了齐齐哈尔的历史与文化血脉。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齐齐哈尔的铁路部门曾对炮台屯地区进行了开发,曾经的村屯小平房被三十八栋铁路家属住宅楼所取代。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炮台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地区先后后盖起了学校、商店、俱乐部、浴池、卫生所等设施,甚至还出现了一所教堂。在一段时间内,炮台屯地区非常繁华。
但是随着齐齐哈尔进一步发展建设,炮台屯似乎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颇有点与世隔绝的感觉,八十年代建起来的住宅楼也难掩岁月斑驳的痕迹,进入炮台屯就仿佛穿越了一般,这里的一切似乎都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状态。
立建街一路上倒闭的工厂,只剩下破旧荒废的厂房。炮台屯与市区的唯一联系也只剩一下一条3路公交车。闭塞的交通状况将炮台屯地区与城市核心区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炮台屯也早已不复当年的风采,繁华不再。
时间来到年,随着民航路跨线桥的建设,原本“一滩死水”的炮台屯地区,因为民航路跨线桥的修建也获得了重生的机遇。炮台地区也被纳入齐齐哈尔最新一批老旧小区改造的名单之中。
曾有人说过
“九年前,没人认为王屯会变成凤凰城;
七年前,没人认为灯泡厂会迎来万达”
今天,我们也同样无法猜测
炮台地区的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
希望沉寂了几十年的炮台
随着新路网的规划建设
能重新焕发当年的风采
成为一张崭新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考文献:
齐齐哈尔志稿《地名志》年
《龙沙纪略》清方式济
《黑龙江外记》清西清
黑龙江省志第五十三卷《文物志》
满族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