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用光的过程,也是用光的艺术。
作为摄影师,如果对光的概念混淆不清,知其一不知其二,理解片面,那么这是自己决定了自己的上限,而不是别人限制了你。
摄影师最终的道路是要走上光影的道路,这也解释了摄影师的概念,有光有影。
我们是追寻光影的手艺人,不能停留在只会按快门的阶段。
(写超详细摄影干货教程不易,喜欢的朋友订阅支持下)
这节课,我将大家了解摄影光影课程中新的一节课,对光型的深度剖析与效果展示,本节课作为布光前置课程,学会了光型的课程,就离布光更近了一步,能把本节课全部掌握并熟练运用,那么摄影棚,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创作工具,在学习之后的几节课后,无论是三灯还是四灯五灯,到你的手上,那些灯,只是以下这几种用途,增加了数量而已,那我们接着往下看。
光型
在前面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光线的质量与位置等,这一节课我们就进入了光影课程。
这节课主要对光型进行深度分析,可分为:主光、辅光、修饰光、背景光、轮廓光、效果光。
主光
又称为塑形光,也是摄影用光的主要照明光源,它是用来照亮主体、表现质感。
奥黛丽赫本光影展示效果主光灯位置与角度主光没有规定必须使用柔光还是硬光,都能用来拍摄。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改变,要考虑具体拍摄什么题材、什么材质、什么效果,是否用来强化情绪与质感等等。
所以,综合考虑因素比较多,这要根据拍摄方案来决定的。
正面高位顺光-蝴蝶光布光法主灯与辅灯,主灯强于辅光灯闪光灯需要考虑发光的面积大小,我们在室外拍摄,可以拿一个外接闪光灯。
小型闪光灯自带闪光的范围明显要小于外接闪光灯,这就是外接闪光灯为什么做的那么大,因为棚拍灯可以提供更强的输出和更大的闪光面积。
矩形柔光箱主光,八角为辅光照明所以在室内拍摄,我们根据灯头附件来选择不同大小的柔光箱等,来调整主光的范围。
通常情况下是拍摄中型、大型题材的时候,主光源越大越好,但软硬需要自己把握。
控制闪光照明范围与在拍摄小型题材的时候,光源就不能太大,不然会破坏其他辅光光线。
小型光源合理控制发光面积有一点要注意,当人物姿势调整好之后拍摄了一张,调整姿势后,主光也是要随着人物来调整,不能放在原地不动,有些新手就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不去调整灯光的位置。
主光的位置要随时进行调整辅光
辅光是建立在主光的前提下出现,所以没有主光,就没有辅光。
主光只能有一个,辅光泛称辅助光源主光只能有一个,但辅光理论上是无限的(增加其它类型的光,也可称为辅助光源),但我们还是会选择控制灯光的数量来进行拍摄。
举个例子,我们在人物正面的45度放置一个灯,发现人物的右部脸颊拍摄后非常的黑,这个时候就需要增加一个辅光,放置在人物面部左侧,人物与两个灯,这就是主光与辅光。
硬光摄影:人手举的光源为主光辅光的输出不能高于主光源,否则辅光就变为主光,主光变为辅光。
辅灯闪光输出指数小于主光这就说明了,辅光是基于主光下的光源,作用是在为主光对人物面部进行了光影的塑造之后,增加辅光来削弱和冲淡主光造成的阴影。
布光效果图,对着全文最后看,不然不懂辅光可以让面部的阴影区提亮,从而保留更多的细节。那么辅光可以增加在人物的另一侧或者放在底光等的位置,用来冲淡不同区域阴影。
改变灯光的角度这些位置都是可以放的。但需要考虑主光的位置,也需要根据角度来选择辅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