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4/6 17:07:00
#新知漫谈#富士X-M5到手后,照片没拍几张,就开始选闪光灯了。因为个头小,所以家里已经有的VIII、TT都不考虑了,主打就是当玩具,要配合颜值,还要体积小,尽可能的有一点实用价值。经过自己研究对比,从小巧颜值的角度来看,选了神牛iM30、MEDALightF1、铭匠胶卷补光灯。iM30的GN指数15,价格元,F1的GN指数10,价格元,胶卷补光灯24元。价格都包含柔光罩的版本,都是用券后的实际参考价。前两者是闪光灯,后者是补光灯,纯粹因为便宜好看来凑数的。话说铭匠这个补光灯包装是真难拆,塞的满满的,不暴力还拆不开。包装内容如图,F1的盒子最有讲究,内容多一点,iM30因为用7号电池供电,没有数据线。灯的正面,iM30的面积确实大,神牛的做工看的出来还是领先一点,不过F1的体积真是小,比胶卷补光灯还要小。底部都是单点接口,毕竟价格便宜,不会给TTL,而胶卷补光灯不需要接口,只是一个塑料固定件。iM30是两颗7号电池,开关仓比较紧,F1和胶卷补光灯都是type-c供电,只是F1的塞子要取下来,容易丢。这两种供电方式只能说各有优点吧,7号电池容易更换,但是要注意回电速度会因电池的型号不同有区别。再来看重量,神牛iM30的GN指数高,体积也大,应该看加上电池的重量,在98克左右。F1的重量在28.5克,真的是特别轻便。而胶卷补光灯加上磁吸固定件更是只有22克左右,几乎可以忽略重量了。神牛iM30装在富士X-M5上感觉还是有一点点大头,不过这个高度还比较合适,有些镜头不会挡到,看久了也觉得挺复古的。我试了下操作也不影响左波轮。所有操作都在顶部,iM30的操作手感是最好的,波轮调整功率非常快速,一目了然。有试闪效果,而且还能光控引闪,多一点功能。iM30加上柔光罩的效果。MEDALight的F1是公认的造型最适合富士X-M5的,颜值比较高,不过这个高度,我觉得15-45mm的镜头都可能会挡住一部风光。F1的操作在背面,纯靠一个按键来循环四个功率,想要回调只能多按几次循环,不太方便。F1加上柔光罩的效果。胶卷补光灯是可以磁吸在连接件上的,还可以方便拿下来打侧光,不过这个磁吸吸力有限,正常使用不会掉,直接放包里可能会挤掉。胶卷补光灯不需要柔光罩,本身就是柔光,还有三种颜色。补光遮挡测试这几个灯我觉得都是玩具属性,GN指数都比较低,夜晚补补面光还行,我更在意的是搭配富士X-M5是否会遮挡镜头。下面就通过富士X-M5套装的XC15-45mm镜头来试试几个灯,快门、ISO都固定,光圈会随焦段变化,变量都一致,所以亮度肯定会有区别,只看遮挡情况。首先是MEDALigjtF1在镜头15mm端的表现,因为焦段比较广,可以看到闪光灯被镜头挡了很大一部分,就像一个巨物在凝视碧琪公主。F1加上柔光罩后,效果也只是好了一丁点,柔光罩是肯定会影响进光量的。F1在镜头45mm焦段的时候,拍摄是不受遮挡的。F1加柔光罩后,在45mm端的效果。再来看神牛iM30在镜头15mm端的效果,有那么一点点的镜头遮挡。不过在iM30加上柔光罩后,在镜头15mm端,阴影完全没有了。并且我发现神牛的iM30闪光色温有一点偏冷,加上柔光罩后反而色温没有那么冷了,肉眼看着更舒服。神牛iM30分别有无柔光罩在45mm端的效果,都不会有遮挡。最后是铭匠胶卷补光灯,在镜头15mm端,都不会有任何遮挡,本身柔光,功率也不高,所以看不明显。总结如果我个人推荐富士X-M5的闪光灯的话,神牛iM30可能更合适一点,GN指数更高,遮挡镜头更少,操作也方便,毕竟大厂做工还是强。缺点就是体积略大,色温有点偏冷。而MEDALight的F1,更适合理光GR这种固定了镜头尺寸的相机,体积和谐,拍照也方便。其实XC15-45mm这颗镜头不怎么长,如果换上长焦镜头,这种小巧的机顶闪光灯,都会被镜头挡住。既然我选择了富士X-M5作为随身出行的小设备,肯定会控制镜头体积和闪光灯的体积。如果想要TTL的闪光灯,还可以选原厂EF-X8,原来的价格涨到了,性价比太低了。最近又看到神牛和MEDALight以及其他几个厂要出新品,都是为小型微单考虑,说不定会有更完美的机顶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