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岁高龄的男性患者因“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入医院消化病研究中心普外科二病区。20天前,患者间断出现了右上腹疼痛,但未及时进行治疗。10天前,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同时伴有皮肤瘙痒、恶心等症状,右上腹疼痛也较之前有所加重。医院行保肝对症治疗后未见好转,家属焦急万分。为进一步确诊病因,医院就诊,门诊以“梗阻性黄疸”为拟诊断,将其收入院。
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消化病研究中心主任、普外科二病区林主任考虑其“胆总管肿物”可能性较大,随即组织相关科室进行了联合会诊。考虑到患者已过期颐之年,有既往膀胱癌术后病史,身体状况极差,不耐受外科手术。如若进行手术,各项操作都存在极大的风险和挑战。但如不进行进一步治疗,病情发展将会使患者产生肝衰竭,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在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情况及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风险后,消化病研究中心消化内科五病区负责人张继东决定带领其ERCP治疗团队为患者施行ERCP下胆管支架置入术。
经历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各科室的紧密配合下,张继东团队以严谨细致的操作规程,为老人成功实施了手术,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其生存质量。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皮肤黄染明显减轻,各项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
此次手术创下了全市ERCP手术患者最高龄的历史纪录。术后张继东告诉记者:从这名高龄高危患者的ERCP手术治疗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医院一直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积极整合医疗资源,充分依托多学科团队优势,为患者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使其健康利益最大化。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深入推进,为高龄患者实施手术将不再成为难跨越的门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来源:医院梁圆圆王瑞雪
便民|招聘求职|房屋租售|点击阅读原文发布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