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围绕落实考核工作条例,创新招法,综合施策,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精准化考核干部,全面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突出*治标准,把握关键点。
把*治标准放在干部考核首位、贯穿考核工作始终,细化为年度考核“对错误言行不抵制、不斗争,明哲保身、当老好人”、“参与迷信、邪教活动”、“个人档案造假,不如实报告个人事项”、“搞人身攀附、拉帮结派,编织关系网谋利”等10项具体反向测评要素,全面了解干部*治素质表现,引导干部自觉将*治标准作为日常行为的“定盘星”。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我市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列为考核的重中之重,真正做到党中央倡导什么、强调什么,我们就要求干部落实什么,我们就考核什么。二是区分干部类别,体现差异化。
考核中,区分党委与*府、正职与副职、基层与机关等不同类别干部,设置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项目,如党委主要领导侧重考核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班子带队伍、选人用人、履行党建责任制等情况,*府主要领导侧重考核推动落实能力、依法行*意识、担当精神等情况,班子副职侧重考核分管工作和分管领域改革推动落实情况;对同类别干部也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发展阶段、工作基础等客观因素,确定不同指标数量,避免考核“一刀切”、“一锅煮”、赢的不自豪、输的不服气,增强了考核的科学性。三是拓宽了解途径,保持经常性。
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在坚持谈心谈话等常规方式基础上,积极探索日常了解干部新途径,改变干部考核“平时不算账、年终凭印象”现象。创新建立领导干部现实表现记实档案,跟进记录领导干部突出业绩和工作问题;依托组工内网,搭建“地方党委、*府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视频评价平台”,对党委常委会、*府常务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全程留痕,掌握干部的*策水平、议事能力、工作作风;建立重点部门驻点调研制度,深入问题矛盾较多、工作排位靠后的单位,调查研究,解剖麻雀,辨别干部优劣。四是注重综合研判,提升精准度。
把综合研判作为评价干部、确定考核结果的必经环节,坚持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考人和考事相结合,全面、辩证、实事求是地对干部付出的努力、个人的贡献、取得的成效作出客观分析和准确评价。建立组织、巡视巡察、审计、督查、信访、公安及相关业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之间工作联动,增加信息渠道,注重吸收运用各类检查考核结果,进行互补印证、综合评价,避免从抽象到抽象、凭感觉下结论的情况,增强了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五是强化考用结合,彰显公信力。
拓宽考核结果运用途径,避免考而不用、考用脱节问题。把考核结果用于选人用人,对考核优秀的干部在职务和职级晋升上优先考虑,对能力平平、不在状态、群众公认度低的干部坚决作出调整。把考核结果用于激励关爱,增加优秀单位处级干部评优指标,提高科级以下干部评优比例,双倍发放优秀干部目标奖励。把考核结果用于教育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干部,区分不同情形,予以谈话提醒,并跟踪了解;组织下行调整的干部参加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养,让他们受触动、知不足、补短板、有提高,继续发挥作用。来源:市委组织部干部调配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